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川戏与川菜
    我对川戏是外行,但从看川戏到迷恋川戏却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五十年代中期,川戏晋京演出,一出《水漫金山》和一出《逼侄赴科》令我如醉如痴。此后四十多年间,在北京和四川看过一百多出川戏的不同剧目,欣赏了几十位川剧表演艺术家的舞台风采,如生行的曾荣华、袁玉堃、谢文新、刘又全、蓝光临、晓艇、杨昌林;旦行的阳友鹤、陈书舫、杨淑英、许倩云、竟华、张巧凤、筱舫、左清飞;丑行的刘成基、周企何、周裕祥、陈全波、李笑非等。一时人才荟萃,灿若群星。可以说除了京、昆之外,川戏是看得最多的一个剧种,几十年间,只要有川戏来京汇报演出,或内部观摩,几乎场场不落下。

    至于吃川菜的历史则似乎稍晚于看川戏,那是在五十年代末,在陈毅同志和郭沫若同志的倡导下,在西单绒线胡同内创办了颇具规模的四川饭店,请来成都、重庆的名厨掌灶,成为北京最正宗的川菜饭店。在此之前,北京专营川菜的馆子很少,只有东安市场和西单商场的峨嵋酒家等有数的几家。记得四川饭店开业前夕,我家有位亲戚请我们全家在四川饭店吃饭,这位亲戚是搞美术的,参加了四川饭店的室内设计与装饰工作,自然近水楼台,精心安排了一顿四川饭店的标准筵席。那时的筵席绝无今天这样多的山珍海味,极尽奢华,无非是鸡鸭鱼肉之属,但做得却非常精致。像鱼香肉丝这个菜,今天已是家喻户晓,再大众化不过的普通菜,但在五十年代末,北京的馆子里是吃不到鱼香肉丝的,而刚开张的四川饭店做的鱼香肉丝味道浓郁,甜辣鲜香,也远非今天一般四川馆子可比。加上筵席中间有七八道点心小吃,像红油抄手、担担面、糯米糍粑、酒酿汤圆、叶儿粑、小笼粉蒸牛肉等等,这些小吃虽都是巴蜀市井小卖,但在一顿筵席上点缀其间,却觉得调剂得当,乡情盎然,十分亲切。

    六十年代以后,川菜在北京十分流行,继四川饭店之后,又开了不少规模较小的川菜馆子,乃至人民大会堂国宴和钓鱼台国宾馆、北京饭店的宴会,川菜都是重要菜系之一,延聘和培养了不少川菜特级厨师。甚至可以说,在改革开放,港粤之风北渐之前,川菜在北京与鲁菜、淮扬菜是处同等的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的川菜发生了一些变化,起码是在“天府之国”之外经营的川菜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分而片面地追求川菜“麻、辣、烫”的炽热效果,让人们觉得只有毛肚火锅、水煮肉片、毛血旺、干煸牛肉丝等才是川菜的代表,才能表现川菜“麻、辣、烫”的特色,使不少人对川菜望而生畏。其实川菜是丰富多彩的,“麻、辣、烫”只能代表川菜一方面的特点,绝不是全部。何况过去说的是“麻、辣、烫、鲜”,也不字就只是皮毛了。仅前三个字。这个“鲜”字十分了得,缺了这个“鲜”字,前三个就像一幅画,缺了点睛之笔,画也就没了神。在味觉之中,甜、咸、酸、辣、苦、麻、涩,或冷、热都是很容易感觉出来的,惟独一个“鲜”字,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且无法具体地去描绘。当然,这里绝对不是讲用味精调出的“鲜”。就拿南方人喜欢的笋来说,冬笋有冬笋之鲜,春笋有春笋之美,但是到了大多数北方人的嘴里,尝不出笋有多么鲜。长江里的鲥鱼鲜美,阳澄湖的闸蟹也鲜美,谁又能准确地描述出这两“鲜”的异同?同样,川菜之“鲜”,我以为除了味觉上的感受之外,广而言之,还应该包括年了川菜整体的丰富多彩和别开生面。

    第二个变化是近年深受粤菜的影响,搞出什么“新派川菜”,实际上是生硬地将一些粤菜的做法移植在川菜之中,变得不川不粤,失去了川菜的特色和魅力。对老四川来讲,并不买“新派川菜”的账,倒是重庆上清寺一带的小馆子,经营传统的川菜和小吃,生意红火得很。我在成都红照壁附近的小巷子里吃过两次成都小吃,一间铺面,三五张没有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简介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目录 > 川戏与川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