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刘伯温的罪与罚
    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是一位先知先觉者、料事如神的预言家,且他还是一位神人。

    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身边的一位天神。元末的时候天下大乱,全国各地战火纷飞,到处都有饿死的人,以及打仗战死的士兵。玉帝看不惯人间的纷乱,便命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从而能够稳定天下,以造福苍生。并且,玉帝还赐给了刘伯温一把斩仙剑,此剑能够号令四海龙王。然而龙王们早已经年老体弱,且龙宫内部事务繁多,因此就派出了自己的9个儿子来听从刘伯温的调遣。龙王的9个儿子个个都具有无边的法力,神通广大的他们跟随着刘伯温征战沙场多年,从而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之后又助朱棣成功夺得了皇位。当他们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之时,明成祖朱棣这个野心极大的帝王却想永远把他们留在自己身边,以安邦定国,雄霸天下。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的名号,拿走了刘伯温的斩仙剑来号令龙九子。

    然而,龙九子虽然受刘伯温斩仙剑的指挥,但他们仍是神兽,只见这九条龙稍稍发挥了一下神力就在一时间呼风唤雨,雷霆闪电顿时肆虐起来。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便决定用计,他对九子老大赑屃说:“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赑屃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但任凭他用尽法力却依旧寸步难行。原来,这块神功圣德碑上记载着“真龙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而功德之事是无量的,故即便赑屃有天大的神力也驮不走石碑。

    并且,在神功圣德碑还印有两代帝王的玉玺印章,据说这两块印章能够镇住四方神鬼。剩下的8个龙子眼看大哥被压在碑下,不忍离去,便决定一起留在人间,但他们却发誓永远都不会再现出真身。这样一来,龙九子就永远都留在了人间。

    但朱棣虽然留住了九子,得到的却仅仅是九个塑像般的神兽。刘伯温得知这件事情后,也主动弃朱棣而去,脱离了肉身而返回天廷。朱棣至此才后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他便让九子各司一职,以流传千古芳名。

    在这个有关于刘伯温的神话故事中,虽然主角并不是刘伯温本人,但却可以旁敲侧击地推测出刘伯温的无边神力。因而,他能够写就各种有关后世的预言也就不足为怪了。现实中的刘伯温虽不至于是脱胎自神仙附体,但其本身的经历也足以写就一部传奇故事。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因是青田县南田乡人,故当时的人们也称他为刘青田。刘伯温是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他不仅通晓经史子集,还对天文地理有着深入研究,并且刘伯温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兵法行家。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刘伯温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的业绩而驰名于天下,他甚至还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也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少年时代的刘伯温因聪敏好学而闻名乡里。据说,刘伯温看书的时候能够达到一目十行的速度,他12岁考中秀才,坊间称之为神童。14岁入府学读书,老师教授的书目是儒家中最晦涩难懂的《春秋》,其他学童只懂得摇头晃脑地苦读,刘伯温却在阅读两遍之后就能背诵如流,且还能逐字逐句地去解释书中的含义,并能够说出一些前人意识不到的观点。老师大为惊讶,以为他之前读过此书,便又用其他句段来测试,没想到刘伯温每一次都能够过目不忘。老师不得不佩服说:“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

    17岁的时候,刘伯温开始师从当时的名士郑复初学习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郑复初在一次拜访刘伯温父亲的时候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荫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末日预言简介 >末日预言目录 > 刘伯温的罪与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