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饾饤杂忆
    五十年代旧东安市场的北门在金鱼胡同路南,从北门进入市场,光线晦暗,除了东西两侧的店铺之外,中间还有一长串柜台,经过两个十字路口,一直摆到丹桂商场的拐弯处。西侧第一家店铺是老字号稻香春,稻香春旁有一架木楼梯,可直抵楼上的森隆饭庄。东侧的第一家是豫康东纸烟杂货铺,店主姓刘,母子二人,店虽小,名气却很大,解放前后经营了三十多年。除了香烟外,还出售各种烟斗、打火机、火石、汽油、盒装乃至零售的烟丝,以及针头线脑等杂物,当时一些市面上不易买到的小物件,豫康东也都出售。比如通烟斗用的绒蕊,中间是一根铁丝,外面滚有螺旋状的绒线,既可以很便利地捅进烟斗之中,疏通气孔,又可凭借螺旋状的绒线清洗烟油,起到保洁作用。

    东侧还有几家小店,已经记不起来,过去不远往东再拐,就是东来顺、丰盛公和吉祥戏院了。西侧除稻香春之外,没有太红火的店铺,记得有家绸缎庄和一家锦旗店,店堂却非常幽暗。中间的一趟柜台倒是生意不错,有钢刀王和一些卖小工艺品的摊子,总是灯火通明的。

    市场内的路坑凹不平,很窄,中间柜台与东西两侧的距离只有三米,至多并排走三四个人,靠着柜台四周的电灯照亮了通道,如果遇到停电,柜台只好点起蜡烛或煤油灯,通道就更加暗了。进北门总能闻到一股潮湿味儿,有时与煤油味儿和东来顺奶油炸糕味儿混合交织在一起。

    孩提时代,我十分喜欢北门内中间的一串柜台,有许多许多吸引我的东西。钢刀王专卖小型的腰刀和宝剑,小者两三寸,大者不过半尺,完全仿照真腰刀和宝剑制作,做工精巧,有景泰蓝的刀鞘和剑鞘,也有鲨鱼皮的。刀把和剑把上还有精巧的丝线穗子。这种刀剑不但有观赏价值,而且还能用来削水果。除了刀剑之外,还有其他铜制的兵器,惟妙惟肖,也只有两三寸许。这些东西如今在工艺美术服务部仍然可买到,但已很少有人问津了。但在半个世纪之前,钢刀王的制品确是东安市场的一大特色。再有就是料器,也是东安市场的特色,用料制成的小动物,如十二生肖和其他各种小动物,非常生动可爱。

    最使我留连忘返的是毛猴与泥人。

    毛猴的原料是蝉蜕和辛夷,无论人格化了的猴儿是什么神态,都离不开这两样东西,头和四肢是蝉蜕,而身子总是辛夷花骨朵。我一直怀疑它的创造者是中药铺的店员,因为蝉蜕和辛夷都是药铺中常见的中药。蝉蜕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辛夷即是玉兰花,又称木笔,有通窍的作用。东安市场北门内的几家柜台上都卖毛猴,造型生动,神态各异,有挑担子卖馄饨的、有推水车的、有剃头的、有锯锅锯碗的、有下棋的、有打麻将牌的,可以说市井万象,无不包容。如今最有名的承传者是曹雪芹的后人、工艺美术家曹仪简先生,使这项唯在北京才能看到的工艺得以为继。毛猴组合成的市井百业众生,真可以说是立体的旧京风俗图卷。

    泥人的种类很多,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类,一是戏出泥人,一般是两三个人一组,固定在托板上。泥人大多有三寸多高,取材于戏曲故事。如塑有莺莺、红娘和张生的《红娘》,塑有刘、关、张的《古城会》,塑有窦尔墩、黄天霸的等等。小时候对这类泥人的兴趣不大,嫌它们太死板,不好玩。另一类是棕人儿,虽然也是泥人,但却顶盔贯甲,身插靠旗,下面有一圈儿棕毛,放在铜盘上,接触面积小,用棍子一敲打,立即会转动起来,像是在舞台上开打一样。我曾在市场北门内买过一套《八大锤》,共五个棕人儿,是双枪陆文龙和四个锤将,做得十分精美。棕人儿的传人,工艺美术家白大成先生曾对我说,如果这套五十年代的《八大锤》棕人儿留到今天,应该说是很宝贵的工艺美术文物了。我最喜欢的还是骑马泥人,那也是戏曲人物的装束,但无论文官武将,全都骑在马上。马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简介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目录 > 饾饤杂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