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回 百年征战兴衰皆成往事 千载蒙尘瑰宝再显辉煌
,并为曹氏一族祈祷冥福。曹氏在河西世代为官,虑及当局忌讳,此事不便张扬,而在李圣天所开佛窟中祭祀即可。李圣天之女乃曹家儿媳,多少也算有些亲情也……”

    信上所言之事是用汉文、西夏文和左书的回鹘文写成的,笔力遒劲,字迹工整。从用三种文字书写这封信来看,可以肯定不是西夏占领沙州以后的事,写信人是考虑到这封信将来不管落到谁的手中,都可以被人看懂。他在信尾处的落款是“大宋潭州府举人赵行德”。

    三界寺依照于阗旧王族的拜托,尽快地修复了李圣天当年开挖的佛洞,并依照另外一位委托人的请求,在洞中设坛,将一卷曹氏家谱供奉其上,享受祭祀。正如赵行德在信中所嘱,寺庙未敢公开设坛祭祀曹氏家族。因此除了三界寺的住职僧之外,无人知晓坛上供奉的是曹氏家谱,也不知为何人祈祷。

    曹氏家谱自一世祖曹议金开始,一共记录了曹氏八代宗主的姓名,以下分别是元德、元深、元忠、延敬、延禄、宗寿、贤顺,并且详细地记录了他们的生辰八字以及毕生的业绩。最后一代宗主曹贤顺为了抵抗西夏入侵,战死疆场,他的忌日是景佑二年十二月十三日。与其他宗主有所不同,在卷末还记下了贤顺之弟延惠的生平,“生前笃信佛教,西夏入侵之时,耻于逃避,遂独自留守城中,于大火中自焚身亡……方丈室内化尽十方,一窟之中宛然三界。檐飞五采,动户迎风……”后面的这一段文字读起来颇似祭诔。他的忌日也是景佑二年十二月十三日,与其兄相同。

    曹氏家谱仅在洞中供奉一日,第二天就转移到庙里的藏经阁中去了,从此不得再见天日。

    光阴荏苒,时代变迁,历史的长河流逝了几百年,沙州在这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数易其名。宋时被西夏占领,失去了州名;尔后,在元代又再度称作沙州;至明代则为沙州卫;清朝乾隆年间改为敦煌县。所谓“敦煌”,是宏大昌盛之意。昔日两汉、隋唐年代,此地作为西域文化传入东方的必经之地,曾经一度灿烂辉煌,故而得此地名,两千年后这个值得炫耀的地名又得以恢复。

    乾隆以后,随着敦煌这个地名的恢复,鸣沙山千佛洞也被改称为敦煌石窟。但是敦煌石窟并没有因为有了一个新的称呼而兴盛起来。敦煌县附近虽然有些人知道这些石窟,稍稍再远一点,就完全无人知晓了。这些石窟群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默默无闻地湮没于沙漠之中。

    本世纪初,有一位名叫王圆禄的穷道士来到鸣沙山,发现了埋没在沙尘中的石窟群,于是他就在把一个石窟打扫干净,并住了进去。自西夏入侵此地,到这时候已经过去了八百五十多年了。王道士躬腰驼背,全无一点风采,加上满脸的晦气,一副穷极潦倒的模样。一日,他在一个石窟中清扫浮尘时,偶然间在北面的洞壁上发现有一处地方比四周更加突出。他用一根木棍将突出处的泥土捣下来,却发现这一处壁面发出异样的声响。王道士又找来一根更粗的木棍,朝着那个地方用力地敲击。敲了两三下后竟将壁面敲破,原来是个洞穴。他向里面看了一眼,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但他发现泥土落向里面,可知这个洞是空的。

    王道士又拿来了一把铁锹,花了半天功夫,总算是把洞口的泥土都挖开了,但还是看不清洞内到底有些什么东西。他回到自己的洞窟,又拿来了蜡烛,借着烛光再朝洞中张望,他终于发现了洞中的秘密,这个洞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经卷。

    王道士赶紧将此事禀报敦煌县衙,但是等候多日,仍不见有任何回音。王道士没有办法,只好再次去县衙打听,敦煌县却只是让他代为妥善保管。

    王道士看到有游客来参观千佛洞,于是他就将这些游客引到自己发现的洞中,向他们展示洞中大量的经卷,再添油加醋地向他们神吹一通自己发现这个藏经洞的过程,由此换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敦煌简介 >敦煌目录 > 第11回 百年征战兴衰皆成往事 千载蒙尘瑰宝再显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