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以延安换全中国
    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历史确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早在两千年前,司马迁就指出,欲取天下,必须先占领北方,然后由北向南发展。

    当历史车轮滚滚驶近20世纪中叶时,神州大地再次呈现出两军对峙的态势。在山姆大叔撑腰打气下,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凭借暂时的军事优势,挑起全面内战。国民党军倾巢出动,全线进击,展开了对以延安为中心的广大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延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首脑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自然成为了人民领袖运筹帷幄的中心。短短8个月时间,毛泽东在这里指挥人民解放军歼敌70多万,彻底挫败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损兵折将的蒋介石在南京总统府里气急败坏,用文明棍朝地图上的延安一指,发号施令:一定要拔掉这颗钉子。

    2哑铃打来,延安是撤?是守?难题摆到了毛泽东的面前气急败坏的蒋介石变换打法,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双拳出击,直指陕北和山东。刘伯承将蒋介石这狠心的一招,比喻为“哑铃战术”——两头粗,中间细,像是哑铃。

    哑铃的力量在两头。

    1947年2月14日,蒋介石启用在西北高原养精蓄锐达10年之久的胡宗南部,奔取延安。

    忠诚无比的得意门生胡宗南,也终于赢来了邀功请赏的天赐良机。

    想当年,五尺身材的他投考黄埔军校,口试时就因体型而被淘汰。幸被爱才的军校党代表闻悉,见他从戎心切,意志坚定,准许破格参加考试,录取为黄埔一期。

    谁说福不双降,胡宗南入校后,发觉自己跟堂堂校长竟同为乡梓。借此,他有了一个更好接近蒋介石的机会,同时,蒋介石也对这位勤奋刻苦,努力上进的学生加同乡甚为赏识,并有意拉拢。此后,胡宗南成为“复兴社”骨干,“十三太保”之一,为老蒋青睐。特别是在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后,胡宗南与朱绍良联络黄埔同学,极力抗拒李宗仁、白崇禧与何应钦,拥戴蒋介石东山再起。

    对于蒋介石来说,有如此卖命的学生,当然是难得。由此,便将自己的发家老本第一师交给死心塌地的胡宗南,后来又任命他当第一军军长。

    抗战时,蒋介石又把胡宗南放在西北重地。胡宗南躲在八路军背后,隔岸观火,专做着摘桃子的梦想。抗战胜利后,一直在招兵买马、网罗势力的胡宗南已掌握着当时全国最大的一支战略预备队,兵多将广,装备优良,清一色美械,不可一世。

    接到蒋介石的手令,“西北王”胡宗南率20来个旅直扑红都延安。

    面对来势汹汹、咄咄逼人的敌军,驻守陕甘宁的西北人民解放军仅有6个旅25万人,与国民党兵力之比是10∶1,在装备上也处于绝对劣势。特别是弹药缺乏,当时平均每支步枪仅0发子弹,每挺机枪子弹不足500发,保卫延安的重要阵地南泥湾的部队,平均每支步枪不到10发子弹,炮弹更是缺乏。

    形势险峻,延安是撤?是守?难题摆到了毛泽东面前……当然,经过战争的磨炼,人民解放军的力量也与往日不可同语。

    1947年2月25日,中共中央通过《解放日报》把“敌抽兵进犯关中延安”的讯息告诉了边区人民。

    英勇的人民激愤了。

    练射击、投弹、刺杀、战术,野战军、地方军掀起了练兵热潮,为痛击来犯之敌摩拳擦掌,厉兵秣马。

    埋地雷,造武器,学破袭,边区人民按区分组成立了自卫的游击队,参军参战,严阵以待。

    3月8日下午,延安各界在商会会场举行了保卫边区、保卫延安动员大会。到会的10000多人,除了机关职工、学校师生外,绝大多数是从延安周围赶来的农民和民兵。在动员大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色大本营·延安简介 >红色大本营·延安目录 > 以延安换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