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一三、光辉一生 无价宝贵遗产
    苏联学者赫尔岑说过:“充分地理解过去——我们可以弄清楚现状;深刻认识过去的意义——我们可以揭示未来的意义;向后看——就是向前进。”

    历史是人创造的,它也创造着人。

    给历史造碑的是人,而给人造碑的是历史。

    给历史造碑,是为后来的人;给人造碑是为后来的历史。

    贾拓夫走完了他54年的人生道路,短暂而充实,坎坷而悲壮,平凡而光辉,历史给他刻了一块丰碑。他是无愧的,因为他毕竟给历史作出了无私的奉献,给后人留下了一份遗产。如果人们理解了它,接受了它,那么这些遗产将是实在的,宝贵的,可供后人受用的。

    贾拓夫一生有着明确的信念,他把自己越来越坚定地熔于为国家、为民族、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壮丽事业当中,因此,在苦难的陕北穷山僻壤中,大革命的斗争屡遭挫折,他从未回过头。据一些老人们回忆:贾拓夫是绥德师范的高才生,“绥师”是陕北的“最高学府”,凭他在校出类拔萃的学业和表现,三年时间混成个“小秀才”,弄个一官半职,或者当个受人尊重的教师,有个固定的收入,过上小康生活,本不成什么问题。有机会受人保举,进一步深造,念个大学堂,离开贫瘠的黄土高坡,出人头地,也完全有可能。但他却没有走那条路。

    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他坚持斗争。白色恐怖主要是针对革命者和同情革命者。贾拓夫身处其中,天天都有被捉去砍头的危险,虽然年纪不大,也深知随时会遭杀身之祸。实际上他已被出卖而关进过死牢,尝过手戴铁铐、脚缠铁镣的滋味。但他越狱脱险后,反而更加坚定地与反动统治者进行斗争。即使党组织被破坏,他几乎陷入绝境时也不曾动摇。他在后来的五言诗中写到:“闯关辞西北,衔命访瑞金”,就是要找党,要一条路走下去。

    在历尽人间艰苦的长征道上,他和无所畏惧的壮士们一起,度过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难忘岁月。他也吃过皮带,用前面人的粪便“洗净”里面不曾被消化的生青稞充过饥。但他曾由衷地唱出:“艰苦奋斗为哪个?为了抗日救中国”,更锻造出了坚韧不拔的品格。

    如果说,能经得起艰苦和生死关头的考验是不容易的,那么,能经得起荣辱进退的考验,也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意志。贾拓夫在这两种考验面前都表现出真正的共产党人风貌。也许,前一种环境离今天的现实稍远了一些,后一种情形则还会经常发生;也许,英勇地经受了前一种考验的人多,而经历像贾拓夫后10多年那样磨难曲折的人少得多,因而我们对贾拓夫在和平建设时期,在自己人自觉不自觉地构筑起来的逆境中,能如此胸怀坦荡,认真不苟,印象尤为深刻。有许多人在这种处境下,往往怨天尤人,心灰意冷,悲叹命运,从此不愿做任何事情;也有许多人在这种处境下,往往陷入虚无主义,看破红尘,离人事越远越好;还有许多人在这种处境下,往往囿于恩恩怨怨,愤世嫉俗,计计较较,耿耿于怀,或终日叫骂不平,或卧薪尝胆,以待它日报一箭之仇。贾拓夫与这些人都不同。他也曾想不开,也曾痛苦,但他很快就能把握住自己,很快又振作起来。工作环境可以变化,工作态度依然积极如故。个人的升降、进退,甚至个人的荣辱、恩怨,虽不是完全置之度外,却总可以看得很轻,处之泰然。他从不消极人生,从不悲观失望。他相信历史,相信自己舍弃一切而献身的事业;相信“历史总要发生一些令人遗憾的错误,但真理毕竟要胜利”;相信自己的本质、人品和所作所为,即使有错误缺点,也应该而且完全可能在不断的克服中进入更高的层次,绝对需要的就是不仅在顺境中,更要在逆境中去体现、去实践。这难道不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忘我吗?

    被陈云称作“一代楷模”、曾驰骋疆场、建立过卓著功勋的大将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贾拓夫传简介 >贾拓夫传目录 > 一三、光辉一生 无价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