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卷·计战
,继其父职为益州牧。后刘备率军入川,刘璋出降。

    (22)张鲁:东汉末天师道首领。

    (23)阜: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作殷;《百战奇法》原作者因讳宋太祖赵匡胤父名(弘殷)而援引时改殷为阜。

    (24)国:马本及唐本皆作固,形近误,今从王本、汪本。

    (25)览:通揽,采摘、收取的意思。

    (26)戎:我国古代中原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之一。

    (27)越:我国古代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

    (28)宛、洛:即今河南南阳、洛阳地区。

    (29)秦川:古地区名。泛指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平原地区,因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

    (30)箪食壶浆: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意思是民众慰劳所爱戴军队时用以犒献的酒饭食物。

    (31)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提示】

    《计战》是《百战奇略》的开宗首篇,它取义于《孙子兵法计篇》,着重从战略高度阐述实地战争谋划对于赢得作战胜利的重要性。这里的计与其下的计料义同,是分析、判断情况的意思。它认为,在对敌交战之前,首先要摸清敌我双方将帅的优劣、力量的强弱、兵员的多少、地形的险易、粮草的足乏。只有对上述诸多情况首先分析、判断准确清楚了,然后再出兵攻战,就没有不打胜仗的。战争是敌对双方在一定客观条件下,运用主观指导的一种以武力解决胜负的斗争活动。战争双方的任何一方,要想战胜对方,必须首先分析和研究敌我双方的各方面情况,并根据这种客观实际,制定出正确的作战计划和军事部署。只有使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才能较多地打胜仗,而较少地打败仗,可见,熟识和掌握敌我双方的各方面情况,是制定正确的战略计划进而赢得作战胜利的根本前提。本篇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进一步揭示了用兵之道,以计为首的道理,这是非常可贵的思想。

    本篇所举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讨论天下大势而传为历史佳话的隆中对,乃是我国古代战争谋划发展史上的突出典型之一。当时,诸葛亮依据对曹操、刘备、孙权三方以及刘表、刘阿等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地理诸种条件的精辟分析,为刘备的生存与发展制定了联孙抗曹的总战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计划,诸葛亮提出首先要向薄弱方向发展,夺取荆、益二州以建立稳固基地,安抚西南各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加强实力;尔后待条件成熟时,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夺取中原,统一中国。显然,这是一个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既稳健而又有进取精神的战略构想。刘备后来虽因条件所限而未能实现统一中国的计划,但他恰是依据诸葛亮联孙抗曹的战略谋划,而建立了蜀汉政权,成为一代三足鼎立者之一。

    【译文】

    大凡用兵作战的法则,都是把战略谋划放在首位。没有开战之前,先要判明将帅是贤明还是愚钝,敌人力量是强大还是弱小,兵员数量是众多还是寡少,战区地形是险峻还是平坦,粮草供应是困乏还是充足。把敌我双方这些情况都判断清楚了,然后再出兵攻战,便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判断敌情实际,研究制胜计划,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高明将帅指导战争所必须掌握的法则。

    东汉末年,刘备驻兵于新野时,曾三次亲往诸葛亮处,请教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计。诸葛亮对他说:从董卓专权乱政以来,豪杰之士纷纷乘机起兵称雄一方,而地跨州郡的割据者多得数不胜数。曹操同袁绍相比,则是名望低微,兵力弱小,然而曹操终能战胜袁绍,由弱者变为强者,这不只是天时有利,也是人的谋划正确。如今曹操已经拥兵百万,并且挟制皇帝而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百战奇略简介 >百战奇略目录 > 第一卷·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