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略述慧能《坛经》禅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为我国撰述之佛典中惟一称经者。乃后人尊敬六祖所说之法,故称之为经。本书为禅宗最主要之思想依据,书中所强调的顿悟、见性、无念无相无住等观念,于我国佛教史与思想史、文化史上皆为扭转乾坤之关键。然言其对传统佛教为革命则显夸张,若视之为改良,则较为公允(详说见后禅学思想部分)。从上述情况可知,自慧能去世后不久,《坛经》即遭改换、改编等,后来大家研习的都是经过人们整理过的本子,最早慧能说法而由法海集记的原本,从来没有被人追踪而予以认定。由此可见,慧能的禅法思想还没能给人们以正确的认识。上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出现了唐五代写本《坛经》,这是一椿重要发现。但经过近一个世纪以来,始终没有人对之加以认定,一直把它放在疑似之间,原因是没有人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坛经》流传的一些整理本,全是后人加工的,从内容审之,它应该就是从敦煌这样本子增补而来,文采是增加了,错衍是没有了,说法更为圆融,增加了经典的份量。他主张由参悟而达到解脱的境界,是不主张立文字的。我们不要把他的说法内涵要求极其圆成,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敦煌本《坛经》经印顺、郭朋、杨曾文、潘重规、周绍良等学者校订,从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宗教学、比较学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敦煌所发现的本子,正是法海集记的原本或最近原本(印顺法师认为敦煌本已非《坛经》原型,然而为现存各本中最古的,又谓其记载慧能事迹,最为古朴云云),在学术界、佛教界有识之士中,殆成定论。

    三、《坛经》禅学思想

    过去及时下,谈论慧能禅学思想,俱依宋以后整理之《坛经》为据,文章甚多,各有妙义。余编述此文,拟以敦煌本《坛经》为据,窃以为欲了解慧能本来的禅学思想,则舍敦煌本无由,断然也。

    本来,按照佛教的传统教义,只有教主佛陀所宣说的,才能称之为《经》,所有弟子们(无论是大乘的菩萨还是小乘的罗汉)的著作、言论,都只能称之为《论》,而决不能称之为《经》,至于中国义学者们的著作,堪称为《论》的已经不多,更不要说称之为《经》了。惟有慧能的这部讲录,称为《坛经》(这在佛教史上包括印度和中国的佛教史上,是没有先例的)。所说的法,既然称《经》,那就意味着说法的人,也就是佛了。《坛经》第三十七节慧能于大梵寺说法完了,将归曹溪,信徒们无不嗟叹:岭南有福,生佛在此!便反映出,当时参与大梵寺法会的人们,都把慧能当作佛看待了。于此也就可以想见慧能其人和《坛经》其书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坛经》在中国佛教史、思想史、文化史上之所以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影响,最根本的一点,在于它非常的强调人的能动作用,也就是说,它充分地肯定了人的价值。本来,传统的佛教教义,是以众生(即一切动物)为本位的,在佛教看来,人,无非也是动物(大而至于猛兽,小而至于昆虫)里面的。一种;传统佛教虽然也有人身难得的说法,那也无非是说,在六道轮回中,生在人世是不容易的,至于说到人的价值,终究也不过是众生(动物)里的一份子。而慧能,却能打破这种传统,在《坛经》里大讲人的价值,大讲人的能动作用。他向人们宣称: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第十二节)、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尽)在自性(第二十节)、一念修行,自身等佛(第二十六节),他甚至宣称: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第三十一节),所以他提倡人们各于自身,自性自度,,(第二十一节)。虽然在某些佛经里,也有这样的类似的思想,但那也都是讲的众生;径直讲人能够如此,这是慧能的思想,也是《坛经》的重要内容。这种充分肯定人的价值的思想,应该说具有近代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先驱思想。当然,慧能对于人的肯定,最后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略述慧能《坛经》禅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